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世界杯过后球场还有没有用(冬奥之后,赛事场馆该如何再利用?)

世界杯过后球场还有没有用(冬奥之后,赛事场馆该如何再利用?)

更新时间:2022-11-14 02:45:11

只关注体育

城市 · 赛事 · 品牌 · 传播

世界杯过后球场还有没有用(冬奥之后,赛事场馆该如何再利用?)



W

EINING

摘要

奥运场馆具有时代性、标志性和引领性,同时也是极为宝贵的奥运遗产,他们的再次开发与持续利用问题,是每届奥运会结束后主办国的必答题,也是整张奥运试卷中的重难点。对于场馆再利用的思考与规划,则会贯穿在奥运赛事的各个阶段。


公众号 | 互联网 体育

作者 | 王沈童


2022年2月20日,随着冬奥圣火缓缓熄灭,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北京,不仅为全世界人民奉献了近乎完美的体育盛会,更是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出极为丰厚的冬奥遗产。


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两项体育赛事,其遗产会在多个层面持续影响举办城市。奥运场馆该怎样发挥它的长久价值,一直是各奥运会主办国需要精心应对的重要考题。


国际上也越来越形成这样一种共识:一场成功的盛会不仅在于举办期的精彩呈现,其后续对于场馆的利用也应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不过对于奥运赛事场馆的再利用,世界各国始终没有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通用方案,很多举办城市只能根据自身情况摸着石头过河。对场馆改造的规划不足、执行力欠缺、预算不够等诸多问题,仍然是场馆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挑战,所谓赔本赚吆喝,也能在赛后各大被荒废的场馆中看出端倪。



— 1 —


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例。雅典政府花费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奥运会36个场馆的建造、改进和运营。由于建设规划不够周全,尤其场馆建设支出、场馆赛后利用和场馆建设工期等方面存在很大隐患,甚至忽略了后奥运时代的计划统筹。因此在赛事结束后,众多体育场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并不理想,除跆拳道综合运动中心和举重中心偶尔用于召开会议和举办音乐会外,包含主体育场在内的其他场馆已然陈旧残破,绝大部分场馆在赛后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向公众开放。


更为极端的例子则发生在巴西里约。当地政府为2016年奥运会投入近46亿美元建造的场馆,仅在赛事结束半年后就沦为一片废墟。有媒体描述如今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堆满垃圾,看台上的天花板布满漏洞,馆内遗失的座椅多达7000个;里约奥运会的游泳馆已经变得锈迹斑斑,游泳馆外展板上巴西艺术家阿德里阿娜·瓦莱乔的壁画,如今成为飘荡在风中的碎片。


世界杯过后球场还有没有用(冬奥之后,赛事场馆该如何再利用?)

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此番景象不禁令人唏嘘。按照里约市政府原本的计划,奥林匹克公园应该在奥运结束后以公民营合作方式招标,将场地交给民营机构开发管理25年。如果招标成功,里约市政府每年只需支出巴西币1300万至2250万元进行维护。但截至2016年底,只有一家企业表示有意管理奥林匹克公园,且未提供充分的财务保障,致使水上运动馆、高尔夫球场等场馆长期处于关停闲置状态。


当然,不同城市不同命运,一些城市的场馆赛后运营得当,盘活当地群众体育发展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例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场馆至今仍在每年举行着足球比赛、文化娱乐活动等,尤其是诺坎普球场,至今一直都是西班牙豪门巴塞罗那足球队的比赛主场,这更是比赛场馆循环利用的代表。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场馆位于较偏远地区,奥运会闭幕后,根据“重要的体育、艺术与文化活动根据地”的定位,悉尼奥林匹克公园进行了大量改建工作,现已转型为一个多用途场所,每年约有1800项活动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举行,如国家橄榄球联盟与澳洲橄榄球联盟比赛以及田径与游泳活动等。而且经过政府的用心的改造和运营,这里已成为国外游客来悉尼必到之处,公园的旅游访问量每年达到700万人次。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则是通过当地政府的拨款来确保场馆不被废弃,而其中最成功的转型场地是里士满奥林匹克速度滑冰馆。目前在那里,每年依然会吸引超过55万游客到访,主办包括速滑、冰球等在内的多项赛事。


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众多场馆进行提前规划,尤其伦敦在2011年就成立了“奥林匹克公园遗产公司”,这家公司专门负责奥运会后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公共空间的开发和管理。而在2013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长期租赁给了英超西汉姆联俱乐部,伦敦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这座体育场重新注入了荣誉与活力。



— 2 —


各国目前都在积极寻求对场馆再利用的良效解决方案,使这些地标性、功能性、文化属性极强的场馆能在大赛后顺利转型,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后,也为世界展示了在奥运场馆再利用方面属于中国的解决方案。


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建、改建和临时搭建的31个奥运场馆,在赛后都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安排和利用,部分场馆实现了再“就业”,另外一部分临时场馆也在大赛后顺利退役。


在众多场馆中,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这三座大型综合性场馆的赛后利用率非常高,一年有80%以上的时间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体育和文化活动。他们也早已成为北京北部和西部的地标,以另一种姿态站在全世界面前。


投资较大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作为奥运会的主体育场,赛后主要承接运营四个主要业务:旅游服务、大型活动、商业开发、社会公益。目前已经形成集参观、体验、商业购物于一体的特色场馆旅游模式。


世界杯过后球场还有没有用(冬奥之后,赛事场馆该如何再利用?)

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除了继续实现其体育功能的延续,承接举办游泳世界杯、跳水世界杯等赛事外,这里还承担着各种展会、发布会、公司年会等会议会展服务,以及群众文娱属性的活动,水立方戏水乐园,每年都会吸引接待国内大批游客。


五棵松体育中心则通过引入冠名赞助商、承接不同规模的演出和比赛、开发主题公园等方式,历时八年实现了场馆的收支平衡,完成后奥运时代的转型,蜕变成为北京西部文化、体育、娱乐的集结地。


世界杯过后球场还有没有用(冬奥之后,赛事场馆该如何再利用?)

五棵松体育中心


除了几大主场馆,位于高校内的奥运场馆也得到充分运用。承担了08年奥运会期间羽毛球和艺术体操比赛的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目前除了保证学校师生的日常活动外,还满足了周边社区居民的运动需求,并承接一些大型庆典、商业活动。同样,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也采取了类似模式,并因此实现自负盈亏。


此外,本次北京冬奥会使用了14个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双奥遗产,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和首都体育馆等。


其中国家体育场“鸟巢”继续发挥其承接大型活动的功能,举行了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国家游泳中心承办了冰壶赛事,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将水上赛场转换成冰上赛场,完成从“水立方”到“冰立方”的转身;五棵松体育中心通过改造,更是实现了6小时以内冰球和篮球两种模式之间的双向转换,在本次大赛中为观众奉献了多场精彩的冰球赛事。


世界杯过后球场还有没有用(冬奥之后,赛事场馆该如何再利用?)



— 3 —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北京在前置性规划方面做到事无巨细,不仅有效重复利用了许多标志性体育场馆,践行可持续性理念,且在每个场馆的建设阶段就为赛时使用、赛后利用做好了充分准备。


尤其赛后利用方面,北京冬奥会同样坚持“可持续,可利用,可收益”原则,在改造所有夏奥会比赛场馆时,均新增或优化了制冰、制雪设施,使他们的适用性大大提升,具备冰雪项目和夏季运动双向转换的能力。


根据规划,未来首都体育馆、首都滑冰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首体花样滑冰训练馆等将形成以4个场馆、2个配套设施、5块冰面为基础,集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冰雪运动基地。


世界杯过后球场还有没有用(冬奥之后,赛事场馆该如何再利用?)


而为本次冬奥会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同样在规划阶段就为未来做足准备,赛后这里可满足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等6大类冰上运动需求,可实现3000人同时上冰,为专业运动员训练、普通爱好者和青少年技能培养等不同群体提供优质场地。


国际奥委会企业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认为,北京2008年夏奥会的场馆重新利用,让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未来的典范。她还表示,在北京看到很多场馆都在举办不同的体育赛事,未来这些场馆不仅可以举办体育赛事,还可以进行娱乐文化活动,也可以作为训练场馆向公众开放。


世界杯过后球场还有没有用(冬奥之后,赛事场馆该如何再利用?)


首先,冬奥场馆将继续承接国际顶级冰雪赛事,例如承办北美冰球联赛中国赛、世界冰壶世锦赛、花样滑冰大奖赛、大跳台世界杯、世界极限运动会等,同时场馆还将服务于国家队、俱乐部与运动员及其他专业运动队,为其提供专业的训练比赛场地,不断提高我国冬季项目的国际竞争力。北京每年将会举办多场国际顶级冰雪赛事,给予首都人民近距离欣赏顶级冰雪运动员风采的机会。


其次,冬奥会后奥运场馆将打开文化体育双擎共驱商业运营模式。承接国内外演唱会、时装秀、舞台剧、企业庆典、新产品发布会、品牌发布会、展示会、明星见面会、高端论坛等商业活动,以及一系列灯光秀、音乐会等文艺演出和特色文化活动。可以期待,在后冬奥时代,奥运场馆将成为商业运营的优选之地,北京或许即将迎来相关商业活动的举办高潮。


最后,北京冬奥会改建与新建场馆将在赛事结束后实现四季运营,持续对群众开放,广泛开展群众冰雪运动。各场馆还将开展青少年体育教育与培训,成为推广青少年冰上运动的重要载体。另外,三个冬奥村都将因地制宜进行赛后利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北京冬奥村在未来会给北京市战略人才提供公租房,保障北京市战略人才的居住要求。当然,奥运村的再利用战略,将再一次为北京吸引一批战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