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从目前情况来看(从目前采取的措施来看,还是不需要有太多担心的,是能够解决好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从目前采取的措施来看,还是不需要有太多担心的,是能够解决好的)

更新时间:2022-10-02 10:38:52

【原创】社科院预测养老金收支矛盾将日益尖锐,原因何在?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4月1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这份《报告》预测,未来30年我国的制度赡养率翻倍,2019年当期结余总额为1062.9亿元,不过到2028年,当期结余可能会首次出现负数,为负1181.3亿元。《报告》同时指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到2027年有望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尽累计结余的可能性。

养老金问题是如何形成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体制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经济原因。


从目前情况来看(从目前采取的措施来看,还是不需要有太多担心的,是能够解决好的)


从历史原因来看,由于国有企业很多没有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制度,很多企业都没有按照规定缴纳,或者缴纳的数量很少、范围很窄、覆盖面很低,而在改革大面积推开以后,国有企业员工通过身份转换,变成了社会人,全部进入到养老保险保障范围,一下子使养老金的使用规模大幅上升,需求量大大提高,导致多数地方出现收入远小于支出的现象,存量养老金被快速消耗,底子薄的地区就出现赤字了。而地方在推动国企改革时,也没有将土地等更有保障的资产作为养老保险的基本保障,掌握在政府手里,而是给了接盘者,结果,员工劳动形成的土地财富,都变成了企业经营者个人财富,使得养老保险缺乏有力的来源渠道保障。

从现实原因来看,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覆盖范围并不全面。特别是一些不太规范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完全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基金,或者缴纳的标准很低。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不是很宽。自然,就会形成收不抵支现象。经济发达地区还能勉强维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就难免会数量不够了,收支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出现了赤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扩面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将更多人纳入到养老保险基金缴纳范围很重要。

从政策原因来看,养老保险基金的政策制定并不合理,缴纳标准、缴纳方式、缴纳范围、管理方法等,似乎没有很明确,特别是缴纳标准,明显偏高,也就不可避免地会让企业和员工难以接受。很多企业宁可多给员工发些工资,也不愿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原因就在于,标准太高,企业受不了。因为,不仅员工个人要缴纳一块,企业也要缴纳一块,如果多给一些员工工资,员工开心,企业也得益。只是,对员工的未来就不利了。所以,如何在政策上做些调整,降低缴纳标准,对于增强企业和员工缴纳积极性是有好处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从目前采取的措施来看,还是不需要有太多担心的,是能够解决好的)


从体制原因来看,关键就在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在养老金的待遇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直接创造财富的企业员工标准偏低,机关、事业单位明显偏高,尤其是机关,这些年来都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直到近两年才缴纳,毫无疑问也会加大养老金的支出压力,使养老金的收支矛盾扩大。同时,养老金体系不健全,流动不畅通,也会使流动人员少的地区缺乏养老金的征收渠道变窄。如果能够是有利流转,对于扩大养老金的收入渠道还是很有好处的。

从社会原因来看,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社会底线制度、安全保障制度、平安托底制度,恰恰是这么重要的一个制度,并没有使全体公民都能够认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因此,居民参与缴纳养老保险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社会氛围就不是很好,社会参与度还不是很高。如何营造良好的养老保险社会氛围,对于解决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十分重要。

从经济原因来看,养老保险全面推开的这段时间,正是经济从快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的过渡期。因此,企业效益出现了一些变化,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下降。如果经济运行状况好,企业的承受能力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还是有好处的。所以,从经济角度来考虑,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是影响到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是净支出,很难形成结余。


从目前情况来看(从目前采取的措施来看,还是不需要有太多担心的,是能够解决好的)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会出现大的问题呢?从目前采取的措施来看,还是不需要有太多担心的,是能够解决好的。国有股权划转、红利集中等,正在弥补一些缺陷。同时,随着经济逐步进入平稳状态,养老金的来源渠道会更宽、是能够度过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困难期的。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tanhaojun1962